——資源循環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專題培訓
“安全工作在一線,基層班組是關鍵”,如何提高和加強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的履責能力呢?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在履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懂能會應該怎樣提升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五十條規定: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7月4日,依據公司安委會安排,公司總經理吳紅衛組織班組長級以上管理人員,并主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進行安全法律法規專題培訓。
會上,吳總這樣說:“我對安全生產擔心的主要問題就是各級管理人員的履責問題,每次開會我都把安全當作首要任務來說,強調人員安全培訓,你想干好,沒有抓安全的本事不行。抓安全主要還是要從培訓落實上找出路,培訓不到位,培訓學習的針對性、實用性走形式,就會是員工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
副總經理梁軍在主持會議時講:“安全工作在一線,基層班組是關鍵道出了安全生產管控的關鍵”。“基層班組長所謂的管小責任大,履責行為是安全預防事故的根本,提升作業行為人知識和專業技能,做到有效約束,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管理人員如果不懂安全管理,就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員……”
受化工企業“懂能會”能力建設要求啟發,結合公司崗位員工履責能力提出“五懂五會五能”內容,將“五懂五會五能”基本內容進行編發,并借助以下8起事故案例,幫助廣大員工履責能力提升。
一、五懂五會五能基本內容
1.五懂:懂生產工藝、技術原理、設備結構、危險特性、崗位應急。
五懂是員工上崗的素質要求。懂生產工藝,就是要懂生產工藝流程,懂生產工藝的關鍵操作環節,懂生產過程壓力、溫度、流量、濃度等參數的閾值和極限值;懂技術原理,就是要懂工藝的設計原理,懂作業環節的運行原理,懂火災、爆炸等事故基理;懂設備結構,就是要懂設備構造與工作特性,懂設備使用與維護方法,懂設備潤滑及檢修方法,懂設備防護裝置的使用;懂危險特性,就是要懂崗位物料的理化特性,懂崗位物料的毒性與作業場所的濃度限值,懂崗位場所可能隱藏的爆炸危險,懂作業環節的各種職業有害因素,懂作業環境的危險、風險大小,懂不安全行為易造成的事故后果;懂崗位應急,就是要懂崗位應急處置內容,懂正確的事故應急逃生途徑,懂正確的工傷事故急救方法。
2.五會:會生產操作、異常分析、設備巡檢、風險辨識、處置險情。
五會是員工上崗的能力要求。會生產操作就是熟練設備安全操作要點會操作生產設備,會根據參數變化調節操作,會崗位設備開停及解并列,會填寫操作票、工作票,會風險分析落實安全措施;會異常分析就是會根據參數變化趨勢判定生產系統是否存在異常,會根據檢測化驗數據判定檢修工作是否能安全進行和進一步采取通風、置換等安全措施,會根據聲音和振動判定設備完好狀態;會設備巡檢就是依據巡檢作業程序和設備主要技術參數,通過視、聽、觸、味、嗅“五感”,或用溫度、振動測量儀器、工具會巡檢分析設備異常;會風險辨識就是會辨識工藝、設備缺陷及失效,會有效辨識可能出現的泄漏而導致的火災和爆炸,會辨識可能造成職業病、中毒的勞動和作業條件,會排查隱患;會處置險情就是崗位生產異常會第一應急處置措施,會正確的應急逃生方法,會正確的急救措施,會使用消防、氣防等應急設備、器材。
3.五能:能遵守工藝紀律、能遵守安全紀律、能遵守勞動紀律、能制止他人違章、能遵守抵制違章指揮。
五能是員工上崗的行為要求。能遵守工藝紀律就是能嚴格遵守工藝規程和崗位操作規程,能在作業中嚴格監控各項工藝指標;能遵守安全紀律就是能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制度,能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能正確使用應急設備設施,能嚴格執行危險作業工作許可,能做到不違章指揮、不違章操作;能遵守勞動紀律就是能遵守安全生產禁令,工作時間不空崗、串崗、睡崗,不聊天、不擾亂工作秩序,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能制止他人違章就是及時發現不安全行為,能制止違章行為;能抵制違章指揮就是敢于拒絕違章指揮。
二、反思事故,加強五懂五會五能培訓考核,提升員工素質、能力和行為約束力,會有效預防杜絕生產安全事故
不懂就不會,不會就不能,不能就難以預防、避險、應急處置各類事故。
2015年5月16日,山西瑞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二硫化碳生產中處理冷卻管道漏點,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傷亡員工均是當地村民,其不懂生產工藝危險性、不懂工藝生產過程伴生硫化氫危險特性,不會判斷事故原因,不會正確應急處置,更談不上制止違章,導致8人在應急救護時相繼中毒死亡。
2018年5月12日,在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公用工程罐區位置,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設服務有限公司的作業人員在對苯罐進行檢維修作業過程中,苯罐發生閃爆,造成在該苯罐內進行浮盤拆除作業的6名作業人員當場死亡。事后分析:75-TK-0201內浮頂儲罐的浮盤鋁合金浮箱組件有內漏積液(苯),在拆除浮箱過程中,浮箱內的苯外泄在儲罐底板上且未被及時清理。由于苯易揮發且儲罐內封閉環境無有效通風,易燃的苯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環境,局部濃度達到爆炸極限。罐內作業人員拆除浮箱過程中,使用的非防爆工具及作業過程可能產生的點火能量,遇混合氣體發生爆燃,燃燒產生的高溫又將其他鋁合金浮箱熔融,使浮箱內積存的苯外泄造成短時間持續燃燒。分析該事故主要是作業員工不懂苯蒸氣的爆炸危險特性,在受限空間內違章使用非防爆工具導致事故。
2018年7月12日,四川宜賓恒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爆炸著火事故,共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爆炸還造成二、三車間起火燃燒,過火面積1800m2,一車間、庫房、烘干房、分析室、辦公樓等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破壞。這起事故是自2012年造成29人死亡的河北克爾“2·28”爆炸事故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化工事故。企業在崗員工大多數是當地村民,更受企業生產工藝保密限制,員工對危險化學品原料危險特性及相互作用影響知之甚少。
2015年7月16日,山東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烴球罐在倒罐作業時發生泄漏著火,引起爆炸,在事故救援過程中造成2名消防隊員受輕傷,直接經濟損失2812萬元。在進行倒罐切水過程中監護人員違章擅離職守,致使液化烴在水排完后從排水口泄出,泄漏過程中產生的靜電放電或消防水帶劇烈舞動金屬接口及捆綁鐵絲與設備或管道撞擊產生火花引起爆燃。倒罐時監護人違章擅離職守,不能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是導致本次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2017年6月5日,山東金譽石化有限公司儲運部裝卸區的一輛液化石油氣運輸罐車在卸車作業過程中發生液化氣泄漏,引起重大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0人死亡,9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468萬元。在泄露到爆炸的兩分十秒間,操作人員面對緊急情況毫無反應,有的躲到駕駛室,有的不知逃生路線跪地爬行,有的驚慌失措中毒倒下,多人盲目施救,沒有進行迅速撤離,致使操作工、儲運工、裝卸工、司機在不懂、不會的情況下多人傷亡。
縱觀上述五起事故,汲取他人事故教訓,再反思自己身邊大大小小的事故事件,如果崗位員工能夠做到五懂五會五能,事故就會避免,大事故就不會發生。
三、加強崗位員工五懂五會五能培訓的建議
五懂五會五能是員工上崗的素質、能力、行為要求,是員工能夠做到認真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的前提保證。行為安全是對作業行為人的有效約束,這種約束是知識、技能、紀律的綜合體現,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
2018年11月3日,位于河南蘭考縣的鑫宏保溫材料有限公司發生丙烷爆燃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受傷;
11月7日,位于河北新樂市的金萬泰化肥有限公司造氣車間尾氣燃燒爐發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2人重傷、5人輕傷;
11月12日,位于山東平陰縣的濟南匯豐碳素有限公司在組織瀝青儲蓄池導熱爐維修時發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2人受重傷、3人輕傷。
短短10天之內,就相繼發生2起涉及;泛1起易爆混合性氣體的較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傷。
三起事故中有哪些共性和不同,類似事故又該如何預防?各類大小事故幾乎都與人相關,70-80%事故原因來自作業行為人的不安全狀態。那么,怎樣才能借助本輪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專題培訓,有效開展五懂五會五能安全培訓并受到良好時效呢?提三點建議:
一是要提高對五懂五會五能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有人會認為,如果讓員工都達到五懂五會五能,那員工不就成了專家嗎。是的,五懂五會五能是對員工在崗位安全生產履責應知應會上提出的目標與任務,首先要定位在積極努力的思想和方向上。山因勢而變、水因域而變、人因思而變。利劍常常敗于思想。
二是五懂五會五能安全培訓要立足于崗位,“會”一定要建立在知其然知其所以言的“懂”上。通過制定崗位五懂五會五能手冊,固化崗位應知應會培訓實用教材,避免盲目培訓施教,做到事半功倍。
三是要針對每個崗位制定完整的五懂五會五能手冊,立足班組安全活動學習,立足班長對員工行為觀察,立足員工技能定級以強化員工應知應會培訓,提升崗位履責能力建設。
思明而進,知理善行。同行業6.20安全生產事故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捫心自問,安全從業及安全生產應知應會知識我們知道多少,安全培訓迫在眉睫!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生產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責的要求。所以開展好安全培訓,提升員工履責能力是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永恒不變的主題。